2021年12月8日,星期三,新成立的中丹清洁供热专家组第一次线上交流会召开。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中丹两国区域供热系统的差异,并听取专家的反馈。 差异分析旨在比较丹麦和中国的区域供热系统、规划方法和框架,以确定中丹两国在供热交流在哪些方面可以取得成果,以及中丹清洁供热合作项目应关注哪些领域。
本次交流会丹麦能源署对中丹供热系统存在差异性的 十九个主题进行了介绍,并邀请专家们对各主题的要点进行交流讨论。
在逐个主题讨论之后,通过快速调查首次尝试根据优先级矩阵对差异性主题进行分类。
之后,专家们对每个差异的优先级进行评估。
综合专家们反馈意见,会议明确了中丹清洁供热合作项目应重点关注且容易取得成果的四个关键领域:
- 供热规划:专家组建议应自上而下开发国家和省级供热规划图,同时考虑区域和城市之间的供热连接。
- 供需预测:中国尚未建立供热量预测预报机制,热量是即时供应到供热管网的。如果突然出现高峰需求,则调度规划和供应安全难以保证。利用气象数据提前数天/小时规划热源供热量和末端热需求,以确保供热系统有足够的热量,并能够使用储热进行规划。
- 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热源:
- 热存储技术一方面可以帮助平衡峰值,另一方面可以存储绿色热源以备后用。
- 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专家评估说,将工业以及垃圾焚烧余热和 CHP 余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的潜力巨大,但需要解决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商业可行性。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利用工业余热提供生活热水,而不是在夏季冷却工业余热。专家们一致认为有必要进行城市规划和了解商业模式。
- 大型热泵、地热和太阳能供热等可再生技术也应该受到重视,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的发展。
- 供热终端用户:回水温度的降低。低回水温度会减少区域供热管道的热损失,增加供热管网的供热能力,提高产热效率。在丹麦,由于供热系统及组件的高性能,因此即使回水温度低也有效保证了供暖的温度和舒适度。在中国,分户供热系统的设计参数目前还需要完善和改进。此外,一些智能化供热组件目前尚未在中国普遍使用。
Share this
Sector: District energy
Country / Region: 中国, 丹麦
Tags: balancing, energy efficiency, geothermal energy, heat losses, heat pumps, improved efficiency, solar thermal,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es, valves, water resourcesIn 1 user collection: 中丹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供热合作中心 – 交流活动
Knowledge Object: User generated Initiative
Publishing year: 2021